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空間的文化研究
Cultural Studies of Space 
開課學期
109-1 
授課對象
工學院  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王志弘 
課號
BP7130 
課程識別碼
544 M429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工綜305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4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91BP7130_culture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文化研究(cultural studies)不僅是學術領域或研究取向,也是一場批判性的知識運動,始自英國左翼對於菁英文化和保守教育體制的批判,以及對於教條馬克思主義框架的反省。早期研究者從勞工階級和通俗文化的探討入手,提出新興議題和研究發問,並援引各方理論,從意識形態、霸權概念到符號分析,從精神分析到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,逐漸形成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之「文化轉向」(cultural turn),亦影響了空間相關學科,尤其是地理學界和都市研究領域。

具體而言,課程安排包含以下內容:
(一)文化概念界定;文化研究的歷史時勢、知識淵源與批判要旨;重要理論取向、核心概念、議題和方法。
(二)歷史轉折中台灣文化發展之重要議題,包括殖民與戰後時期之認同政治、文化抵抗、本土地域與城鄉文化再現,以及庶民生活之空間文化等。
(三)空間文化研究的重要課題,如國族與空間、消費城市、空間再現、認同、記憶與地方、精神分析與地理等。


本所另開設有「文化創意產業專題」、「文化襲產研究」、「自然與城市」、「移動與社會」、「城市與電影」等課程,皆觸及文化主題。因此,有關歷史保存、文化政策與治理、文化經濟、自然環境之再現、觀光旅遊及電影等議題,並非本課程重點,可以自行參考前述課程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為城鄉所進階碩士班課程,旨在引介作為一種批判性探問的文化研究,結合概論性材料、案例研究及經典文獻閱讀,令修課者熟悉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、辯論與議題。本課程也重視回歸台灣本地文化議題,選讀能夠釐析台灣文化發展之理路,啟發修習者之本土文化敏感度的研究。此外,配合建築與城鄉研究的核心關切,研讀國外案例,專注於從文化批判角度探討空間、地方、地景、領域、疆界與城鄉生活。 
課程要求
■ 課程要求:
盡力閱讀課程材料,勇於發問,勤於出席。修習者的投入與表現,對本課程能否順利運作非常重要。本課程採取講演和討論課(seminar)並行方式,每次上課由教師講授和提示重點,並由參與者分配導讀該週的閱讀材料,每篇文章報告時間,必須控制於十五分鐘,盡量留時間發問和討論,探討能跟理論概念對話的經驗議題。報告者必須分發書面提要(必須包含三百字以內之摘述,主要論點和論證邏輯之說明【配合論證圖示】,以及評論和問題)。
沒有分配到當週閱讀材料導讀的同學,則需繳交針對某一篇或全部閱讀材料的讀書心得和提問,至少一頁。旁聽的同學,不需分配閱讀材料的導讀,也不必繳交作業,但是必須每堂課繳交讀書心得和提問。
本課程的設計份量,需要修課者在課堂外花費四倍以上的時間,也就是3 X 4=12個小時,包括閱讀教材、撰寫摘要或讀書心得及提問的時間。
■ 摘要寫作要點:
書面摘要必須於首頁列明報告文獻(APA格式)、日期、報告人,先有三百字摘要,述明整篇文章的問題意識和主要論點。然後是經過消化的、條理分明的內容概述。換言之,不宜逐段摘譯,最好是整理出文中討論的主要問題,以及作者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或爭辯,建議以圖表方式整理出主要的論證架構,也可以搭配一些圖片,譬如說作者照片、書影或文中提到的人物和事件圖片。如果直接引述文中語句或段落,必須以不同字體清楚標示,並加註頁碼。最後,必須針對文獻內容提出問題,或是可供延伸討論的經驗議題。
■ 作業要求與評分:
1.以空間的文化分析為主題的研究論文一篇。該研究必須以經驗材料為基礎,適當運用本課程提到的概念。該經驗現象可以位於台灣或其他國家。該項作業的具體題目,必須事先與教師商議,並撰寫一份期末報告計畫書,說明問題意識、相關文獻和研究方法等(三頁)。期末報告的規格和排版必須符合學術要求,可參照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或《台灣社會學》的格式。完稿必須包含中英文題目、中文摘要和關鍵詞等項目,字數為一萬五千字左右(不低於一萬字,也不要超過兩萬字)。學期中先繳交計劃書,學期結束前一個月繳交初稿,學期最後一次上課繳交完稿。期末報告計劃書佔10%,期末報告初稿佔20%,期末報告完稿佔20%,合計為50%。
3.平時表現(含出席、討論、口頭報告與書面摘要等)佔50%。
4.各項報告須準時繳交,每遲交一天,扣兩分,但是以扣除三十分為上限。最後的期末報告不得遲交。作業繳交時間明定於各週進度表中。
5.課程報告摘要和心得提問,須於上課前(當天中午12: 00以前)上傳至Ceiba課程網頁討論區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各週進度與閱讀材料
實際閱讀份量將視修課人數與上課狀況調整。有*號之單篇文章收錄於課程網頁,其餘材料請自行準備。

第一部分 文化研究基本概念、辯論與議題
第一週 導論:文化研究的空間轉向與新文化地理 9/15
□閱讀材料
1.陳光興(1994)〈文化研究在英國的歷史變動軌跡〉,收於唐維敏等譯《文化、社會與媒體:批判性觀點》(頁 v-xxii)。台北:遠流。*
2.〈文化研究:游與疑〉專輯(2010)《思想》15: 49-181。*
3.Tolia-Kelly, Divya P. (2010) “The geographies of cultural geography I: Identities, bodies and race.”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(3): 358-367.*
4.Tolia-Kelly, Divya P. (2012) “The geographies of cultural geography II: Visual Culture.”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6(1): 135-142.*
5.Tolia-Kelly, Divya P. (2013) “The geographies of cultural geography III: Material geographies, vibrant matters and risking surface geographies.”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7(1): 153-160.*
■課前閱讀材料
1.Crang, Mike (2003)《文化地理學》(王志弘、余佳玲、方淑惠譯)。台北:巨流。
2.Walton, David (2010)《文化研究入門》(駱盈伶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□參考資料
1.Johnson, Richard (2000)〈究竟什麼是文化研究〉(孟登迎譯),收於羅鋼、劉象愚主編《文化研究讀本》(頁 3-50)。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*
2.Barker, Chris (2009)〈探究文化研究的問題〉,《文化研究:核心議題與關鍵辯論》(吳沛嶸譯)(頁 1-29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*
3.陳光興(2000)〈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?〉,收於陳光興編《文化研究在台灣》(頁7-25)。台北:巨流。*
4.〈2006年文化研究教學營〉專輯(2006)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62: 191-282。*
5.劉平君(2000)〈文化研究的「翻譯」:從英國到台灣〉。《新聞學研究》64: 33-72。*
6.Whatmore, Sarah (2006) “Materialist returns: practising cultural geography in and for a more-than-human world.” Cultural Geographies 13: 600-609.*
7.Lorimer, Hayden (2005) “Cultural geography: the busyness of being more-than-representational.”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9(1): 83-94.*
8.Lorimer, Hayden (2008) “Cultural geography: non-representational conditions and concerns.”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2(4): 551-559.*
9.Shurmer-Smith, Pamela (ed.)(2002) Doing Cultural Geography. London: Sage.*
10.Blunt, Alison, Pyrs Gruffudd, Jon May, Miles Ogborn and David Pinder (eds)(2003) Cultural Geography in Practice. London: Edward Arnold.*
11.Anderson, Jon (2015) Understanding Cultural Geography: Place and Traces (2nd ed.). London: Routledge.*
12.Sibley, David, Peter Jackson, David Atkinson, and Neil Washbourne (2005) Cultural Geography: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. London: I.B.Tauris.*
13.Anderson, Kay, Mona Domosh, Steve Pile and Nigel Thrift (eds) (2003)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. London: Sage.*(大陸譯本:《文化地理學手冊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)
14.Duncam,James, Nuala Johnson, and Richard Schein (eds) (2004)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. Malden, MA: Blackwell.*

第二週 文化概念的界定與爭辯 9/22
□閱讀材料
1.Williams, Raymond (2003) 〈文化〉,收於《關鍵詞:文化與社會的詞彙》(劉建基譯)(頁78-85)。台北:巨流。*
2.Eagleton, Terry (2002)《文化的理念》(林志忠譯)。台北:巨流。
□參考資料
1.Smith, Philip (2004)《文化理論的面貌》(林宗德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2.Jenks, Chris (1998)《文化》(俞智敏、陳光達、王淑燕譯)。台北:巨流。
3.Storey, John (2003)《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》(第三版)(李根芳、周素鳳等譯)。台北:巨流。
4.Barker, Chris (2010)〈文化當成是一種生活方式〉,《文化研究:核心議題與關鍵辯論》(吳沛嶸譯)(頁93-120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5.Hall, Stuart (1981) “Cultural studies: two paradigms.” In T. Bennett et al. (eds), Culture,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: A Reader (pp. 19-37). London: B. T. Batsford Ltd.*
6.Eagleton, Terry (2005)《理論之後: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》(李尙遠譯)。台北:商周。
7.汪民安主編(2007)《文化研究關鍵詞》。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。*
8.Hartley, John (2003) A Short History of Cultural Studies. London: Sage.*(中譯本:Hartley, John(2009)《文化研究簡史》(王君琦譯)。高雄:巨流。)
■思考:有什麼生活中的文化課題,可以同時以文化論和結構論的角度來設想,就這個具體的課題而言,兩種視角各自有什麼優缺點?
■思考:在台灣或漢人社會裡「談文化」,意味了什麼?

第三週 意識形態與霸權(領導權) 9/29
□閱讀材料
1.Barker, Chris (2018)〈文化與意識形態〉,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(頁43-82)。台北:五南。
2.于治中(1996)〈論馬克思的“意識形態”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23: 183-218。*(另見:于治中(2013)〈論馬克思的「意識形態」〉,收於《意識形態的幽靈》(頁47-78)。台北:行人。)
3.于治中(2004)〈論意識形態中的物質性與主體性〉,《中外文學》33(2): 165-188。*
4.于治中(2006)〈意識形態中的主體性形構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62: 101-145。*
5.Althusser, Louis (2002)〈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〉,收於S. Žižek編《圖繪意識形態》(方杰譯)(頁133-183)。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*
6.Eagleton, Terry (2002)〈西方馬克思主義中的意識形態及其興衰〉,收於S. Žižek編《圖繪意識形態》(方杰譯)(頁234-297)。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*
7.Žižek, Slavoj (2002)〈意識形態的幽靈〉,收於S. Žižek編《圖繪意識形態》(方杰譯)(頁1-43)。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*
□參考資料
1.Storey, John (2003)〈馬克思主義〉,《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》(第三版)(李根芳、周素鳳等譯)(頁149-201)。台北:巨流。
2.于治中(2013)《意識形態的幽靈》。台北:行人。
3.于治中(2013)〈意識形態的幽靈:問題架構的源起與演變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92: 141-182。*
4.于治中(1998)〈阿爾杜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31: 97-113。*
5.于治中(2001)〈巴赫金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〉,《中外文學》30(1): 114-145。*
6.于治中(1999)〈意識形態下的馬克思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33: 187-223。*
7.于治中(1997)〈從意識形態到商品拜物教-一個符號學的研究〉,《中外文學》26(3): 120-151。*
8.鄒放鳴(2009)〈齊澤克:意識形態新的理論場域〉,《徐州師範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35(3): 80-86。*
9.張秀琴(2007)〈作為幻象的意識形態:齊澤克意識形態理論研究〉,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34(3): 1-5。*
10.盧永欣(2006)〈齊澤克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之比較〉,《廣西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28(2): 61-66。*
11.張秀琴(2007)〈虛假意識與幻像現實:馬克思與齊澤克意識形態理論比較〉,《遼寧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35(4): 14-19。*
12.蔣興儀(2014)〈誤入迷途的紀傑克:以米蒂亞作為主體性之典範的謬誤〉,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49: 59-107。*
13.蔣興儀(2011)〈穿越社會幻象:紀傑克對「超我」的顛覆及其教育意蘊〉,《應用心理研究》49: 177-217。*
14.Bennett, Tony et al. (1981) “Antonio Gramsci.” In T. Bennett et al. (eds), Culture,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: A Reader (pp. 191-218). London: B. T. Batsford Ltd.*
■思考:意識形態有不同的類型、層次或層面嗎?彼此間的關係會是什麼?我們活在意識形態之中,還是活在意識形態的間隙與交疊之處?

第四週 語言、意義與再現;主體建構論 10/6
□閱讀材料
1.Barker, Chris (2018)〈文化、意義與知識:文化研究的語言學轉向〉,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(頁88-124)。台北:五南。
2.Hall, Stuart (1997) “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.” In S. Hall (ed.), Representation: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(pp. 13-74). London: Sage.*(有大陸中譯*)
3.Burr, Vivien (1995) “Is there a real world outside discourse?” & “Can individuals change society?.”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(pp. 79-112). London: Routledge.*
4.Barker, Chris (2018)〈主體性與身分/認同〉,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(頁255-289),台北:五南。
5.張馨文(2018)〈何謂台灣的「主體性/subjectivity」?一個在亞洲「之間」的方法論的實踐〉。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111: 7-57。*
□參考資料
1.Hall, Stuart (1997) “The spectacle of the ‘other’.” In S. Hall (ed.), Representation: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(pp. 223-290). London: Sage.* (有大陸中譯*)
2.Lidchi, Henrietta (1997) “The po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exhibiting other cultures.” In S. Hall (ed.), Representation: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(pp. 151-222). London: Sage.*(有大陸中譯*)
3.Barker, Chris (2009)〈主體、能動性與理性行動的限制〉,《文化研究:核心議題與關鍵辯論》(吳沛嶸譯)(頁 121-150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4.葉啟政(2000)《進出「結構–行動」的困境》。台北︰東大。
5.Burr, Vivien (1995) “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person?.” I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(pp. 113-158). London: Routledge.*
6.李惠敏(2002)《從洋鬼子到外勞:國族、性/別與華語文教學》。台北:巨流。
■思考:以台灣的複雜多語情境為基礎,思索混雜多語(以及語言層級化)狀態下的再現課題,有什麼特殊性?
■思考:在語言或社會建構論底下,人類的「能動性」何所憑依?我們為什麼要談能動性?

第五週 認同政治、差異、混種與流離 10/13
□閱讀材料
1.Hall, Stuart (1992) “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.” In Stuart Hall, David Held, and Tony McGrew (eds),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(pp. 273-325). Cambridge: Polity Press.*
2.Barker, Chris (2018)〈族群、種族與國族〉,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(頁291-339),台北:五南。
3.Barker, Chris (2018)〈性別、主體性與再現〉,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(頁 341-400),台北:五南。
4.Barker, Chris (2018)〈青少年、風格與反抗〉,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(頁551-602),台北:五南。
5.Gilroy, Paul. (2006)〈離散與認同的繞行〉,收於K. Woodward 編《認同與差異》(林文琪譯)(頁547-628),台北:韋伯文化。
□參考資料
1.Jenkins, Richard (2006)《社會認同》(王志弘、許妍飛譯),台北:巨流。
2.Barker, Chris (2009)〈認同、平等與差異:性別政治〉,《文化研究:核心議題與關鍵辯論》(吳沛嶸譯)(頁151-181),台北:韋伯文化。
3.Woodward, Kathryn (2006)〈認同與差異的概念〉,收於K. Woodward 編《認同與差異》(林文琪譯)(頁13-110),台北:韋伯文化。
4.Segal Lynne (2006)〈性慾特質〉,收於K. Woodward 編《認同與差異》(林文琪譯)(頁325-435),台北:韋伯文化。
5.Woodward, Kathryn (2006)〈母職的身分、意涵與神話〉,收於K. Woodward 編《認同與差異》(林文琪譯)(頁437-546),台北:韋伯文化。
6.Mansfield, Nick (2000) Subjectivity: Theories of the Self form Freud to Haraway. Sydney: Allen & Unwin.*
7.Elliott, Anthony (2001) Concepts of the Self. Cambridge, UK: Polity.
8.于治中(1995)〈對〈帝國之眼〉回應之一:主體性的建構與國族的文化想像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18: 215-24。*
■思考:面對台灣多重交錯的認同政治與差異塑造困局,舉例說明如何以「非本質」和「流離」概念來論述新的可能性,這種可能性的社會基礎是什麼?
■思考:種族、國族和階級等社會身分與認同,在什麼意義上於空間上構成,又在什麼意義上,形成了特殊地方?
■思考:性別與性慾特質,乃至於酷兒狀態或操演的地方,本身如何是一種劃界與越界的過程,又是一種關係性的連結網絡?

第六週 文化研究方法論:視覺文化分析 10/20
□閱讀材料
1.Rose, Gillian (2006)《視覺研究導論》(王國強譯)。台北:群學。
(Rose, Gillian (2001) Visual Methodologies: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. London: Sage.*)
2.陳偉智(2017)〈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_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〉,《現代美術學報》33: 7-37。*
□參考資料
1.Sturken, Marita and Lisa Cartwright (2013)《觀看的實踐: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》(陳品秀、吳莉君譯)。台北:臉譜。
2.Wells, Liz (ed.)(2005)《攝影學批判導讀》(鄭玉菁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3.Berger, John (2005)《觀看的方式》(Ways of Seeing)(吳莉君譯)。台北:麥田。(原書出版於1972年)
4.Barthes, Roland (1995)《明室:攝影札記》(許綺玲譯)。台北︰台灣攝影季刊。
5.Sontag, Susan (1997)《論攝影》(黃翰荻譯)。台北:唐山。
6.Sontag, Susan (2004)《旁觀他人之痛苦》(陳耀成譯)。台北:麥田。
7.Plutz, John (1997)《攝影與人體》(李文吉譯)。台北:遠流。
8.Crary, Jonathan (2007)《觀察者的技術: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》(蔡佩君譯)。台北:行人。
9.Clarke, David B. (ed.) (2004)《電影城市》(林心如、簡伯如、廖永超譯)。台北:桂冠。
10.Jameson, Fredric (1992) The Geopolitical Aesthetic: Cinema and Space in the World System. Bloomington: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.
11.McQuire, Scott (2011)《媒介城市:媒介、建築與都市空間》(趙偉妏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12.Rose, Gillian and Divya P. Tolia-Kelly (eds.) (2012) Visuality/Materiality: Images, Objects and Practices. Surrey, UK: Ashgate.*
■思考:我們置身於視覺文化的處境如何?所謂影像構成了我們的存在狀況,到底是什麼意思?
■思考:地圖之為空間的再現,在什麼意義上也是再現的空間?文學做為再現的空間,在什麼意義上也是空間的再現?台灣的鄉土文學和都市文學,各自於社會變遷的過程裡,發揮了什麼樣建構性的再現作用?

第七週 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 10/27
□閱讀材料
1.Mizoeff, Nicholas (2016) 《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》(How to See the World)(林薇譯)。台北:行人文化。
(Mizoeff, Nicholas (2015) How to See the World. London: Pelican.)

第二部分 台灣空間文化政治
第八週 台灣風景、旅行與展示:殖民地視覺政治 11/3
□閱讀材料
1.林開世(2003)〈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:十九世紀的宜蘭個案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1: 1-38。*
2.顏杏如(2007)〈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:“內地”風景的發現、移植與櫻花論述〉,《台灣史研究》14(3): 97-138。*
3.阮斐娜(2007)〈目的地台灣!-日本殖民時期旅行書寫中的台灣建構〉(吳佩珍譯),《台灣文學學報》10: 57-76。*
4.蘇碩斌(2006)〈觀光/被觀光: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〉,《台灣社會學刊》36: 167-209。*
5.呂紹理(2005)《展示台灣:權力、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》。台北:麥田文化。【選讀:ch.1, 3, 4, 5】
□參考資料
1.李知灝(2010)〈權力、視域與台江海面的交疊 -清代台灣府城官紳「登臺觀海」詩作中的人地感興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10: 9-43。*
2.李嘉瑜(2014)〈理想化的完美山水-台灣古典詩中的基隆八景(1895-1945)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18: 41-75。*
3.林淑慧(2016)〈再現風景:歌仔冊的台灣文化記憶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22: 49-77。*
4.羅詩雲(2014)〈南方.記憶.殖民地青年:論一九四○年代中村地平與龍瑛宗自傳性小說的地景建構〉,《台灣文學學報》24: 119-146。*
5.林淑慧(2014)〈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:《三六九小報》、《風月報》遊記敘事策略〉,《戶外遊憩研究》27(3): 31-55。*
6.呂紹理(2002)〈展示臺灣:一九○三年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臺灣館之研究〉,《台灣史研究》9(2): 103-144。*
7.呂紹理(2008)〈台灣史上第一場「小人國」博覽會〉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7: 125-156。*
8.范燕秋(2008)〈「衛生」看得見:1910年代臺灣的衛生展覽會〉,《科技、醫療與社會》7: 65-124。*
9.程佳惠(2004)《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,1935年魅力台灣SHOW》。台北:遠流。
10.吉見俊哉(2010)《博覽會的政治學》(蘇碩斌等譯)。台北:群學。
11.林秋芳編(2008)《世紀臺博.近代臺灣》。台北:國立台灣博物館。
12.蘇碩斌編(2012)《旅行的視線:近代中國與台灣的觀光文化》。台北: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。
13.劉石吉、張錦忠、王儀君、楊雅惠、陳美淑編(2013)《旅遊文學與地景書寫》。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。
■思考:展示和電影彼此有何相通之處,做為建築的與影像的奇觀,展示和電影是否日趨融合,成為一種共同的媒介空間或視覺裝置?另一方面,置身於這種多媒體的視覺裝置中,又會構成什麼樣的主體狀態?

第九週 錯置台北城 11/10
□閱讀材料
1.Allen, Joseph R. (2018)《錯置台北城》(Taipei: City of Displacements)(陳湘陽、蔣義譯)。台北:麥田。(原書出版於2012年)

第十週 劃界/越界:台灣認同政治的空間線索與邊界政治 11/17
□閱讀材料
1.荊子馨(2006)《成為日本人: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》。台北:麥田。
2.范銘如(2012)〈劃界與定位-戰後小說再現的中華民國〉,《台灣文學學報》21: 37-64。*
3.陳光興(2001)〈為什麼大和解不/可能?〈多桑〉與〈香蕉天堂〉殖民/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43: 41-110。*
4.林秀幸(2007)〈界線、認同和忠實性:進香,一個客家地方社群理解和認知他者的社會過程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5(1): 109-153。*
5.柯志明(2015)〈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:紫線界前後的比較〉,《台灣史研究》22(2): 45-110。*
6.林文玲(2013)〈疆域走出來-原住民傳統領域之身體行動論述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91: 33-92。*
7.夏黎明(2011)〈東台灣邊界:歷史、社會建構與地理想像〉,《東台灣研究》16: 3-26。*
8.洪伯邑、雲冠仁(2020)〈跨國飲食中的國族建構:臺灣珍珠奶茶在越南的本真性邊界〉,《中國飲食文化》16(1): 207-248。*
■參考資料一:清領與日殖
1.陳明仁(2005)《東台灣歷史再現中的族群與異己:以胡傳之《台東州采訪冊》的原住民書寫為例》。台北:稻鄉。
2.陳芳明(1998)《左翼台灣: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》。台北:麥田。
4.陳芳明(2006)《殖民地台灣:左翼政治運動史論》(二版)。台北:麥田。
5.陳芳明(2004)《殖民地摩登:現代性與台灣史觀》。台北:麥田。
6.朱惠足(2009)《「現代」的移植與翻譯: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》。台北:麥田。
7.黃美娥(2004)《重層現代性鏡像: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》,台北:麥田。
8.游勝冠(2012)《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:日據時期台灣解殖文學》。台北:群學。
9.方孝謙(2001)《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: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,1895-1945》。台北:巨流。(原於期刊發表之內容選文*)
10.小熊英二(2011)《「日本人」的國境界──從沖繩、愛奴、台灣、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》(黃阿有等譯)。嘉義: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中心。
11.陳翠蓮(2008)《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,一九二○ ~ 一九五○》。台北:巨流。
12.石婉舜、柳書琴、許佩賢編(2008)《帝國裡的「地方文化」: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》。台北:播種者。
13.陳培豐(2006)《「同化」の同床異夢: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、近代化與認同》。台北:麥田。
14.陳培豐(2013)《想像和界限: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》。新北:群學。
15.吳佩珍(2013)《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》。台北:聯經。
16.王惠珍(2014)《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: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》。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。
17.薛化元編(2012)《近代化與殖民:日治台灣社會史研究文集》。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。
18.薛化元編(2012)《發展與帝國邊陲:日治台灣經濟史研究文集》。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。
19.吳佩珍編(2012)《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:日本帝國與台灣文學.文化研究》(上中下三卷)。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。
20.三澤真美惠(2012)《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: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》(李文卿、許時嘉譯)。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。
21.陳姃湲編著(2012)《看不見的殖民邊緣: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》。台北:玉山社。
22.崔末順(2013)《海島與半島:日據台韓文學比較》。台北:聯經。
23.韓國台灣比較文化研究會,柳書琴編(2011)《戰爭與分界:「總力戰」下台灣.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》。台北:聯經。
24.崔末順(2013)〈新興殖民都市的真相-以〈新興的悲哀〉與《濁流》為探討對象〉,《台灣文學學報》22: 67-88。*
25.林淑慧(2012)〈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-台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〉,《台灣國際研究季刊》8(4): 161-190。*
26.施聖文(2008)〈土牛、番界、隘勇線:劃界與劃線〉,《國家與社會》5: 37-97。*
27.胡家瑜、林欣宜(2003)〈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問題的再檢視〉,《台大文史哲學報》59: 177-214。*
28.廖志軒(2018)〈采田福地:人與番的民族邊界〉,《民族學界》41: 3-24。*
■參考資料二:戰後
1.黃英哲(2007)《「去日本化」「再中國化」:戰後台灣文化重建,1945-1947》。台北:麥田。
2.黃克先(2007)《原鄉、居地與天家: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》。台北:稻鄉。
3.劉秀美(2014)〈位移的南方、想像的鄉愁-張系國七○年代小說中的故土想像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18: 241-260。*
4.楊佳嫻(2004)《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「臺北/人」》,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*
5.邱彥斌(2006)〈恆常與無常:論朱天心〈古都〉中的空間、身體與政治經濟學〉,《中外文學》35(4): 57-94。*
6.王甫昌(2003)《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》。台北:群學。
7.孫大川(2000)《夾縫中的族群建構:台灣原住民的語言、文化與政治》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(選文)*
8.蕭阿勤(2008)《回歸現實:台灣一九七○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》,台北: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。
9.蕭阿勤(2012)《重構台灣: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》。台北:聯經。
10.盧建榮(1999)《分裂的國族認同,1975-1997》。台北:麥田。
11.盧建榮(2003)《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,1950-2000》。台北:麥田。
12.李晏甄(2011)《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》,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*
13.藍佩嘉(2008)《跨國灰姑娘: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》。台北:行人。
14.葉蓁(June Yip)(2010)《想望台灣:文化想像中的小說、電影和國家》(黃宛瑜譯)。台北:書林。
15.黃英哲(2011)〈跨界者的跨界與虛構:陶晶孫小說〈淡水河心中〉顯現的戰後臺灣社會像〉,《台灣史研究》18(1): 103-132。*
16.莊雅仲(2010)〈有「夢」最美:族群認同與承認政治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8(2): 3-35。*
17.李美賢(2006)〈越南「好女性」的文化邊界與「越南新娘」:「尊嚴」vs.「靈魂之債」〉,《台灣東南亞學刊》3(1): 37-62。*

第十一週 本土的形構:鄉土、地方、地域、在地 11/24
□閱讀材料
1.蕭阿勤(2005)〈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:歷史敘事、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〉,《文化研究》1: 97-129。*
2.邱貴芬(2007)〈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: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〉,《思想》6: 87-103。*
3.陳惠齡(2010)〈「鄉土」語境的衍異與增生-九O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〉,《中外文學》39(1): 85-127。*
4.陳惠齡(2011)〈論李昂小說中鹿城鄕土的異質書寫〉,《淡江中文學報》24: 131-162。*
5.丁仁傑(2012)〈全球化下的地方性:臺南西港刈香中的時間、空間與村際網路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10(1): 93-158。*
6.梅慧玉(2015)〈做醮與地方社會:以埔里兩次醮儀為例〉,《民俗曲藝》187: 211-96。*
7.陳緯華(2014)〈孤魂的在地化:有應公廟與臺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〉,《民俗曲藝》183: 253-338。*
8.楊弘任(2011)〈何謂在地性?: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〉,《思與言》49(4): 5-29。*
9.呂欣怡(2014)〈地方文化的再創造:從社區總體營造到社區文化產業〉,收於 林淑蓉、陳中民、陳瑪玲編,《重讀台灣:人類學的視野: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》(頁253-290)。新竹:清華大學出版社。*
10.林鴻揚(2019)〈地方如何動不起來?六輕的科學戰爭與麥寮人的信任地理學〉,《地理學報》93: 35-80。*
■參考資料一
1.林巾力(2010)〈「地方」與「世界」的辯證:台灣三○年代鄉土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〉,《東吳中文學報》19: 369-396。*
2.陳惠齡(2009)〈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 -台灣「新鄉土」小說中的地域書寫美學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9: 129-161。*
3.邱貴芬(2003)〈尋找「台灣性」: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〉,《中外文學》32(4): 45-65。*
4.陳惠齡(2014)〈從景觀符號、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:作為「生產地方性」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〉,《東海中文學報》27: 241-272。*
5.王惠珍(2007)〈地誌書寫港市想像-龍瑛宗的花蓮文學〉,《東華漢學》6: 275-314。*
6.陳惠齡(2014)〈地景、歷史與敘事:竹塹文學的地方詮釋及其文化情境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》18: 77-119。*
7.廖新田(2006)〈近鄉情怯:台灣近現代視覺藝術發展中本土意識的三種面貌〉,《文化研究》2: 167-209。*
8.賴明珠(2000)〈日治時期的“地方色彩”理念_以鹽月桃甫及石川欽一郎對“地方色彩”理念的詮釋與影響為例〉,《視覺藝術》3: 43-74。*
9.邱函妮(2014)〈創造福爾摩沙藝術-近代臺灣美術中「地方色」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〉,《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》23: 123-240。*
10.顏娟英(2004)〈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臺灣意識問題-林玉山從“水牛”到“家園”系列作品〉,《新史學》15(2): 115-143。*
11.楊永源(2008)〈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“地方色彩”概念的建構〉,《藝術學研究》3: 73-119。*
12.謝世英(2012)〈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: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〉,《藝術學研究》10: 133-208。*
13.李依倩(2007)〈在地的遊子/歸鄉的旅人:“台灣文學旅行系列”中時空交錯的地方幻影〉,《東華漢學》5: 213-255。*
14.林秀幸(2008)〈新竹客家村落的閹雞賽:地方社群的文化建構與本體論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6(2): 133-184。*
15.陳緯華(2015)〈鬼魂崇拜與國家:清代台灣國家對地方的控制〉,《新世紀宗教研究》13(3): 59-87。*
16.王御風(2011)〈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〉,《思與言》49(4): 31-55。*
17.陳怡君(2013)〈慶典、聖像與地方形成: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〉,《考古人類學刊》78: 79-106。*
18.林美容(1986)〈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〉,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》62: 53-114。*
19.蔡嘉信(2011)〈「草地」的變遷:一個農村聚落地景的考察〉,《思與言》49(4): 89-137。*
20.夏黎明(2002)〈國家支配、個人遭逢與池上平原三個外省榮民的地方認同〉,《東台灣研究》7: 45-66。*
21.黃儀冠(2005)〈台灣鄉土敘事與“文學電影”之再現(1970s-1980s)-以身份認同、國族想像為主〉,《台灣文學學報》6: 159-192。*
22.蘇恒安(2018)〈在南方再現美麗島城市的史詩:文學地理的觀看視野〉,《地理學報》91: 33-58。*
23.李丁讚、吳介民(2005)〈現代性、宗教、與巫術: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59: 143-184。*
24.陳緯華、莊英章(2015)〈「靈力經濟」中的廟宇與社區-以臺灣竹山紫南宮為例〉,《歷史人類學學刊》13(2): 115-164。*
25.陳緯華(2017)〈從墓碑來看「土著化」現象:清代以來臺灣社會祖籍認同的變化〉,《民俗曲藝》197: 185-231。*
26.林銘昌(2018)〈宜蘭溪南地區無祀孤魂信仰的發展與空間性〉,《地理研究》69: 125-154。*
27.張文玉、林瑋嬪(2015)〈仙姑、台商與廟宇經理人:新時代的廈門土地公廟〉,《考古人類學刊》82: 27-60。*
28.范銘如(2008)《文學地理: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》,台北:麥田。
29.范銘如(2015)《空間/文本/政治》,台北市:聯經。
30.文訊雜誌社編(2007)《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: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》,台南: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。
31.鄭毓瑜(2005)《文本風景: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》,台北:麥田。
32.李有成、張錦忠主編(2010)《離散與家國想像: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》,台北:允晨文化。
■參考資料二:台灣文學史
1.陳昭瑛(1998)《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》。台北:麥田。
2.游勝冠(2009)《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》。台北:群學。
3.陳惠齡(2010)《鄉土性、本土化、在地感: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》。台北:萬卷樓。
4.張錦忠、黃錦樹編(2007)《重寫台灣文學史》。台北:麥田。
5.陳建忠、應鳳凰、邱貴芬、張誦聖、劉亮雅(2007)《台灣小說史論》。台北:麥田。
6.周英雄、劉紀蕙編(2000)《書寫台灣:文學史、後殖民與後現代》。台北:麥田。
7.陳義芝編(1998)《台灣現代小說史論》。台北:聯經。
8.藤井省三(2004)《台灣文學這一百年》(張季琳譯)。台北:麥田。
9.林淇瀁(2001)《書寫與拼圖: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》。台北:麥田。
10.邱貴芬(2003)《後殖民及其外》。台北:麥田。
■參考資料三:地名研究
1.洪致文、馮維義(2014)〈清末以來台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〉28/29: 75-96。*
2.黃雯娟(2014)〈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〉,《地理學報》73: 79-105。*
3.黃雯娟(2014)〈命名的規範:台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〉,《台灣史研究》21(4): 147-186。*
4.黃雯娟(2015)〈臺中市街道的空間布局與命名的政治〉, 收於蔡石山編,《臺灣海洋文化的吸取、轉承與發展》(頁383-424)。新竹:交通大學出版社。*
5.黃雯娟(2017)〈臺灣都市街道命名的文化政治:臺北、臺中、臺南的比較〉,《台灣文獻》68(1): 171-216。*
6.葉韻翠(2013)〈批判地名學-國家與地方、族群的對話〉,《地理學報》68: 59-87。*
7.葉韻翠(2014)〈領袖名與紀念的空間政治:台灣的中山、中正地名之比較研究〉,《白紗歷史地理學報》15: 47-86。*
8.夏春祥(1998)〈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-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31: 57-96。*

第十二週 庶民地方經驗:家屋、風水、繞境與夜市 12/1
□閱讀材料
1.黃應貴(1995)〈土地、家與聚落:東埔社布農人的空間現象〉,收於黃應貴編《空間、力與社會》(頁73-131)。台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*
2.葉春榮(1995)〈風水與空間:一個台灣農村的考察〉,收於黃應貴編《空間、力與社會》(頁317-350)。台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*
3.林開世(2007)〈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:一個人類學的反思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5(2): 63-122。*
4.張珣(1995)〈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層性〉,收於黃應貴編《空間、力與社會》(頁351-390)。台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*
5.呂玫鍰(2008)〈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: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6(1): 31-76。*
6.呂玫鍰(2007)〈傳統的再製與創新:白沙屯媽祖進香的“行轎”儀式與徒步體驗之分析〉,《民俗曲藝》158: 39-100。*
7.余舜德(1995)〈空間、論述與樂趣:夜市在台灣社會的定位〉,收於黃應貴編《空間、力與社會》(頁391-462)。台北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。*
□參考資料
1.蔡博文、鍾明光、羅永清、林嘉男(2014)〈丹巴縣嘉絨藏族的家屋社會與環境資源的永續性〉,《台灣人類學刊》12(2): 53-84。*
2.漢寶德(1983)〈風水-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〉,《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》2: 123-150。*
3.王鴻泰(2007)〈世俗空間與大眾廣場:明清城市中的寺廟空間與公眾生活〉,《明代研究》10: 71-103。*
4.林政逸、辛晚教(2001)〈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: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〉,《都市與計劃》28(1): 107-125。*
5.呂建鋒(2008)〈臺北市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遶境活動與都市空間形式關係之研究〉,《台灣民俗藝術匯刊》4: 85-106。*
6.張伯鋒、陳國川(2010)〈權力、空間與象徵:大甲鎮瀾宮的進香路線〉,《地理研究》53: 49-70。*

第十三週 東亞都市網絡:影像、生活與消費經驗 12/8
□閱讀材料
1.陳榮彬(2012)〈重讀《杜連魁》:建築師王大閎與翻譯(小說)家王大閎的對話〉,《中外文學》41(3): 159-189。*
2.李秀娟(2004)〈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?楊德昌電影中的後設新台北〉,《中外文學》33(3): 39-61。*
3.黃宗儀(2005)〈全球城市的自我形象塑造:談老上海的懷舊論述〉,《文化研究》1: 73-96。*
4.黃宗儀(2007)〈東亞全球都會區域的互相凝視與自我書寫:以香港與上海為例〉,《思與言》45(1): 29-57。*
5.黃宗儀(2003)〈後殖民與全球化的東亞全球城市:從香港與《細路祥》談起〉,《中外文學》32(4): 67-86。*
6.黃舒楣、伊恩(2015)〈撐起雨傘的非常城市:預見他者的閾限空間〉,《考古人類學刊》83): 25-56。*
7.廖勇超(2006)〈從頹敗之城到豐饒之都:淺談《攻殼機動隊》二部曲中亞洲城市影像的文化轉譯/義_〉,《中外文學》34(12): 157-173。*
8.李歐梵(2006)《上海摩登》(增訂本)(毛尖譯)。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。【閱讀:ch.1, ch.3, ch.6. ch.8】
□參考資料
1.李衣雲(2010)〈日治時期日本百貨公司在台灣的發展:以出張販賣為中心〉,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》33: 155-200。*
2.嚴紀華(2012)〈臺北城的文學地景-從殖民都市到現代城市〉,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》24: 45-62。*
3.李振亞(2001)〈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: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〉,收於劉紀蕙編,《他者之域︰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》(頁259-274),台北:麥田。*
4.林文淇(2001)〈九○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、空間與家∕國〉,收於劉紀蕙編,《他者之域︰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》(頁275-296),台北:麥田。*
5.洪月卿(2002)《城市歸零-電影中的台北呈現》,台北:田園城市。
6.李清志(1996)《建築電影學:電影中空間類型的比較與解讀》,台北:創興。
7.陳儒修(1993)《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》,台北:萬象。
8.盧非易(1998)《台灣電影:政治、經濟、美學》,台北:遠流。
9.吳幸玲(2008)〈全球城市消費性地景的文化生產:以上海的住宅地景為例〉,《地理學報》52: 31-52。*
10.黃宗儀(2004)〈都市空間的生産:全球化的上海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53: 61-83。*
11.黃宗儀(2007)〈全球都會區域的彈性身分想像:以台北與上海為例〉,《文化研究》4:9 -40。*
12.黃宗儀(2008)〈全球城市區域治理之外:香港的跨境身分論述與再現〉,《地理學報》52: 1-30。*
13.李紀舍、黃宗儀(2007)〈東亞多重現代性與反成長敘述:論三部華語電影〉,《中山人文學報》24: 65-86。*
14.黃宗儀、胡俊佳、賴彥甫(2014)〈從人口政策到排他論述-內地孕婦赴港分娩與出生公民權的文化政治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95: 179-220。*
15.黃宗儀(2014)〈「襟兄弟」與「自己友」:從親密性談《低俗喜劇》的本土主義與中港合拍片想像〉,《中外文學》43(3): 43-76。*
16.黃宗儀(2011)〈中國南方「新流動女性」:女性發達史敘事與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想像〉,《中外文學》40(4): 121-155。*
17.黃宗儀、胡俊佳(2013)〈生命安全與文化區域主義-SARS、涼茶與嶺南中醫藥發展〉,《地理學報》71: 49-68。*
18.黃宗儀、董牧孜(2017)〈從「小城青年」到「新上海人」:《小時代》與大都會「新中產」之自我想像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106: 43-87。*
19.黃宗儀(2008)《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: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》。台北:群學。

第三部分 空間文化研究的全球案例
第十四週 城市的純正地方與風格化消費 12/15
□閱讀材料
1.Zukin, Sharon (2012)《裸城: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》(王志弘、王玥民、徐苔玲譯)。台北:群學。
(Zukin, Sharon (2010) Naked City: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s. Oxford, U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*)
□參考資料
1.Corrigan, Peter (2010)《消費社會學》(王宏仁譯)。台北:群學。
2.Storey, John (2002)《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》(張君玫譯)。台北:巨流。
3.Bocock, Robert (1996)《消費》(張君玫、黃鵬仁譯)。台北:巨流。
4.Bauman, Zygmunt (2003)《工作、消費與新貧》(王志弘譯)。台北:巨流。
5.Slater, Don (2003) 《消費文化與現代性》(林祐聖、葉欣怡譯)。台北:弘智。
6.Miller, Daniel (2001) “Towards a theory of consumption” and “A theory of virtualism”, in D. Miller (ed.), Consumption: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(pp. 288-310). London: Routledge.
7.Klein, Naomi (2003)《NO LOGO》(徐詩思譯)。台北:時報。
8.Dent, Tim (2009)《物質文化》(龔永慧譯)。台北:書林。
9.Mort, Frank (1996) Cultures of Consumption: Masculinities and Social Space in Late Twentieth-Century Britain. London: Routledge.(余寧平譯(2001)《消費文化——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與社會空間》。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。)
10.Bell, David and Gill Valentine (eds) (1997) Consuming Geographies: We Are Where We Eat. London: Routledge.
11.Jayne, Mark (2006) Cities and Consumption. London: Routledge.
12.Miller, D., P. Jackson, N. Thrift, B. Holbrook and M. Rowlands (eds) (1998) Shopping, Place and Identity. London: Routledge.
13.Miles, Steven (2010) Spaces for Consumption: Pleasure and Placelessness in the Post-Industrial City. London: Sage.*
14.Cronin, Anne M. and Kevin Hetherington (eds.) (2008) Consuming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: Image, Memory , Spectacle. New York: Routledge.*
15.Hayden, Dolores (1995) The Power of Place: Urban Landscapes as Public History. Cambridge, Mass: The MIT Press.
16.Hannigan, John (1998) Fantasy City: Pleasure and Profit in the Postmodern Metropolis. London: Routledge.*
■思考:消費做為生產、交換與拋棄的過程中的一環,如何將商品鏈的循環與活動串接於特定地方?特定空間或地方又如何成為消費場所,支持了特殊的以消費為中介的社會關係?
■思考:如何理解台灣的消費論述、消費實踐、消費心性,乃至於「消費治理」的社會發展史?

第十五週 國族:想像的共同體 12/22
□閱讀材料
1.Anderson, Benedict (2010)《想像的共同體》(二版)(吳睿人譯)。台北:時報。
□參考資料
1.Makeham, John and A-chin Hsiau (eds)(2005) Cultural, Ethnic, and Political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.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.
2.Hsiau, A-chin (2000)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. London: Routledge.
3.Lu, Hsin-yi (2002) The Politics of Locality: Making a Nation of Communities in Taiwan. New York: Routledge.
4.張碧君(2013)〈古蹟地景、國族認同、全球化-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〉,《地理學報》71: 29-47。*
5.葉韻翠(2009)〈新加坡華人聚落地景變遷與國族意涵〉,《地理研究》51: 67-86。*
■思考:地景既是我們對於環境的文化建構和再現,又是構成我們生活世界的基礎。這種雙重特質(物質性與象徵性)在地景做為社會生活的權力場域時,發揮了什麼作用?台灣的山川地景在塑造國族意象時,扮演了什麼角色?這種角色的物質面和象徵面之間的關係如何?

第十六週 精神分析地理;身體、主體與城市 12/29
□閱讀材料
1.Pile, Steve (1996) The Body and the City: Psychoanalysis, Subjectivity and Space. London: Routledge. *【選讀】
2.Kingsbury, Paul and Steve Pile (eds.) (2014) Psychoanalytic Geographies. Surrey, UK: Ashgate.* 【選讀】

第十七週 (殖民)現代性與城市生活的奇魅魔幻 1/5
□閱讀材料
1.Pile, Steve (2005) Real Cities. London: Sage. *【選讀】
2.Benjamin, Walter (2019)〈巴黎,一座十九世紀的都城〉與〈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〉,收於《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:班雅明精選集》(莊仲黎譯)(頁71-96; 97-166)。台北:商周。
3.Scriver, Peter and Vikramaditya Prakash (eds.)(2007) Colonial Modernities: Building, Dwelling and Architecture in British India and Ceylon. London: Routledge. *【選讀】
□參考資料
1.Bartolini, Nadia, Sara MacKian, and Steve Pile (eds)(2018) Spaces of Spirituality. London: Routledge.
2.Hetherington, Kevin (2007) Capitalism’s Eye: Cultural Spaces of the Commodity. New York: Routledge.*
3.Hanssen, Beatrice (ed.)(2006)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. London: Continuum.*
4.Fraser, Benjamin (2015) Toward an Urban Cultural Studies: Henri Lefebvre and the Humanities.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.*
5.McQuire, Scott (2008) The Media City: Media,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pace. London: Sage.*(中譯:McQuire, Scott(2011)《媒介城市:媒介、建築與都市間》(趙偉妏譯)。新北市:韋伯文化。)

第十八週 期末報告發表會 1/10
□修課同學準備簡報檔,口頭報告,並繳交「期末報告完稿」。
■思考:上了一個學期的課,這些分析性的概念,到底如何有助於我們對於社會現實與自身生活的理解?


備選主題 青少年文化與隱私空間(臥房)
1.Lincoln, Sian (2012) Youth Culture and Private Space. Hampshire, UK: Palgrave Macmillan.* 【選讀:ch.4, 5, 6, Conclusion】
□參考資料
1.Chatterton, Paul and Robert Hollands (eds)(2003) Urban Nightscapes: Youth Cultures, Pleasure Spaces and Corporate Power. London: Routledge.*
2.Borden, Iain(1999)〈滑板玩家:當代城市中激進與反叛的市民〉(黃麗玲譯),《城市與設計學報》7/8: 289-299。*
3.Borden, Iain (2001) Skateboarding, Space and the City: Architecture and the Body. Oxford, UK: Berg.【選文】*
4.畢恆達、郭一勤、夏瑞媛(2008)〈台灣的街頭塗鴉文化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70:79-120。*
5.Hebdige, Dick (2005) 《次文化:風格的意義》(蔡宜剛譯),台北:巨流。

備選主題 記憶、遺忘、恐懼與迷魅的批判地理
1.Fenster, Tovi and Haim Yacobi (eds.)(2010) Remembering, Forgetting and City Builders. Surrey, UK: Ashgate.*【選讀】
2.Pain, Rachel and Susan J. Smith (eds.)(2008) Fear: Critical Geopolitics and Everyday Life. Hampshire, UK: Ashgate.*【選讀】
3.Schmid, Heiko, Wolf-Dietrich Sahr, and John Urry (2011) Cities and Fascination. Beyo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. Hampshire, UK: Ashgate.*【選讀】
1.Kusno, Abidin (2000) Behind the Postcolonial: Architecture, Urban Space and Politcial Cultures in Indonesia. London: Routledge.【選讀】*
2.Sharp, Joanne P. (2012)《後殖民地理學》(司徒懿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3.AlSayyad, Nezar (ed.)(1992) Forms of Dominance: On the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of the Colonial Enterprise. Aldershot: Avebury.
4.Jacobs, Jane M. (1996) Edge of Empire: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City. London: Routledge.
 
參考書目
■課前閱讀
Crang, Mike (2003)《文化地理學》(王志弘、余佳玲、方淑惠譯)。台北:巨流。
Walton, David (2010)《文化研究入門》(駱盈伶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■自修用書
文化研究部分
Barker, Chris (2009)《文化研究:核心議題與關鍵辯論》(吳沛嶸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Barker, Chris (2018)《文化研究:理論與實踐》(羅世宏譯)。台北:五南。
Brooker, Peter (2003)《文化理論詞彙》(王志弘、李根芳譯)。台北:巨流。
Edles, Laura Desfor (2006)《文化社會學的實踐》(陳素秋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Hartley, John (2009)《文化研究簡史》(王君琦譯)。台北:巨流。
Jenks, Chris (1998)《文化》(俞智敏、陳光達、王淑燕譯)。台北:巨流。
McRobbie, Angela (2007)《文化研究的用途》(李慶本譯)。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Smith, Philip (2004)《文化理論的面貌》(林宗德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Storey, John (2002)《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》(張君玫譯)。台北:巨流。
Storey, John (2003)《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》(第三版)(李根芳、周素鳳等譯)。台北:巨流。
Strinati, Dominic (2001)《通俗文化理論導論》(閻嘉譯)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Wells, Liz (ed.)(2005)《攝影學批判導讀》(鄭玉菁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Williams, Raymond (2003)《關鍵詞:文化與社會的詞彙》(劉建基譯)。台北:巨流。
陶東風編(2006)《文化研究精粹讀本》。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。
羅鋼、劉象愚主編(2000)《文化研究讀本》。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
文化地理部份
Anderson, Jon (2015) Understanding Cultural Geography: Place and Traces (2nd ed.). London: Routledge.
Anderson, Kay and Fay Gale (eds)(1999) Cultural Geographies (2nd ed.). London: Longman.
Anderson, Kay, Mona Domosh, Steve Pile and Nigel Thrift (eds) (2003)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. London: Sage.(大陸譯本:《文化地理學手冊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)
Atkinson, David, Peter Jackson, David Sibley and Neil Washbourne (eds)(2005) Cultural Geography: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. London: I.B. Tauris.
Blunt, Alison, Pyrs Gruffudd, Jon May, Miles Ogborn and David Pinder (eds)(2003) Cultural Geography in Practice. London: Edward Arnold.
Cloke, Paul, Philip Crang, Mark Goodwin (eds) (2006)《人文地理概論》(王志弘等譯),台北:巨流。
Creswell, Tim (2006)《地方》(徐苔玲、王志弘譯),台北:群學。
Duncan, James S., Nuala C. Johnson and Richard H. Schein (eds) (2004)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. Oxford: Blackwell.
Horton, John and Peter Kraftl (2014) Cultural Geographies: An Introduction. London: Routledge.
Jackson, Peter (1989) Maps of Meaning: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. London: Unwin Hyman.
Mansvelt, Juliana (2008)《消費地理學》(呂奕欣譯)。台北:韋伯文化。
Oakes, Timothy S. and Patricia L. Price (eds)(2008) The Cultural Geography Reader. New York: Routledge.
Shurmer-Smith, Pamela (ed.)(2002) Doing Cultural Geography. London: Sage.
Shurmer-Smith, Pamela amd Kevin Hannam (1994) Worlds of Desire, Realms of Power: A Cultural Geography. London: Edward Arnold.
Thrift, Nigel and Sarah Whatmore (eds) (2004) Cultural Geography: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. London: Routledge.
■另可參考Ashgate出版社的叢書:Re-Materialising Cultural Geography.
■重要期刊
Cultural Geographies(https://journals.sagepub.com/home/cgj)
Space and Culture(http://journals.sagepub.com/home/sac)
Social & Cultural Geography(https://www.tandfonline.com/toc/rscg20/current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末報告 
50% 
以空間的文化分析為主題的研究論文一篇。該研究必須以經驗材料為基礎,適當運用本課程提到的概念。該經驗現象可以位於台灣或其他國家。該項作業的具體題目,必須事先與教師商議,並撰寫一份期末報告計畫書,說明問題意識、相關文獻和研究方法等(三頁)。期末報告的規格和排版必須符合學術要求,可參照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或《台灣社會學》的格式。完稿必須包含中英文題目、中文摘要和關鍵詞等項目,字數為一萬五千字左右(不低於一萬字,也不要超過兩萬字)。學期中先繳交計劃書,學期結束前一個月繳交初稿,學期最後一次上課繳交完稿。期末報告計劃書佔10%,期末報告初稿佔20%,期末報告完稿佔20%,合計為50%。 
2. 
平時表現 
50% 
平時表現(含出席、討論、口頭報告與書面摘要等)佔50%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5  導論:文化研究的空間轉向與新文化地理 
第2週
9/22  文化概念的界定與爭辯 
第3週
9/29  意識形態與霸權(領導權) 
第4週
10/06  語言、意義與再現;主體建構論 
第5週
10/13  認同政治:差異、混種與流離 
第6週
10/20  文化研究方法論:視覺文化分析 
第7週
10/27  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 
第8週
11/03  殖民地視覺政治:台灣風景、旅行與展示 
第9週
11/10  錯置台北城(繳交期末報告計劃書) 
第10週
11/17  劃界/越界:台灣認同政治的空間線索與邊界政治 
第11週
11/24  本土的形構:鄉土、地方、地域、在地 
第12週
12/01  庶民地方經驗:家屋、風水、繞境與夜市 
第13週
12/08  東亞都市網絡:影像、生活與消費經驗 (繳交期末報告初稿) 
第14週
12/15  城市的純正地方與風格化消費 
第15週
12/22  國族:想像的共同體 
第16週
12/29  精神分析地理;身體、主體與城市 
第17週
1/05  現代性與城市生活的奇魅魔幻 
第18週
1/12  期末報告發表會(PPT口頭報告)(繳交期末報告完稿)